德安县人社局以高质量人才工作助力营商环境提质增效
一直以来,德安县人社局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充分发挥人才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积极作用,坚持优化“引育留用”人才机制,厚植人才成长沃土,有效激发人才效能,推动人才工作创新与优化营商环境互融共进。
畅通渠道,不拘一格引才,为营商环境提供创新动能。德安县人社局构建“一花引来百花香”的人才发展新格局,紧扣产业、企业、事业所需,引进高学历、专业技术人才。
一是线上线下招聘引才。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搭建企业和人才供需交流平台,实现企业需求与人才精准对接。目前,通过德安就业抖音号、视频号和德安生活、赣北英才网举办了8场“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大中专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民营企业招聘月”“金秋招聘月”等线上直播招聘引才活动;线下举办了7场“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大中专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行动”“金秋招聘月”等大小型专场招聘会。参与企业80余家,提供岗位3600余个,达成求职意向2300余人次。
二是组织企业外出招才。积极参加九江市人社局组织的“才汇九江”高层次人才招聘活动,2022年、2023年分别赴武汉、重庆、杭州等省外高校招聘高层次人才。2022年争取绿色通道招聘硕士研究生6人;2023年绿色通道引进硕士研究生2人。
三是县内外调动安置补充人才。通过“归雁计划”、遴选、选调、安置等方式平衡各学校学科教师。今年“新桑梓计划”调动县外教师返乡执教26人,通过考试选调乡镇学校老师进城执教18人,安置公费师范生2人,定向分配11人,为全县人才队伍注入“源头活水”和新鲜血液。
夯实举措,千方百计育才,为营商环境提供智力支撑。德安县人社局因需开课、因人施教,打通服务人才“最后一公里”。
一是培育实用人才。面向重点群体,组织开展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育婴员、保育员、中式面点师、茶艺师等实用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育婴员培训班5期180人、中式面点师4期240人、家政服务员1期54人、养老护理员1期46人,已拨付补贴52.94万元。
二是提升员工的劳动素质和技能。重点支持和引导企业开展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帮助企业提升员工的劳动素质和技能,实现稳定就业。截至目前共完成企业新员工“线上”岗前培训37期1118人,已拨付补贴74.66万元。
三是积极开展创业培训。积极宣传、引导和组织有创业意愿、培训需求的城乡各类劳动者及符合条件的初创企业经营者参加创业培训,以提升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推动创业促就业。截至目前共开展创业培训16期459人,已拨付补贴36.252万元。
用活政策,温情服务留才,为营商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德安县人社局全面保障各类人才生活补贴、人才落户补贴,不断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筑造爱才“港湾”。
一是资金扶持,助力实干人才。截至目前,人才线上服务平台共为23人发放人才生活补贴合计19.25万元,为4人发放人才落户补贴8000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774.7万元,其中个人542笔12070万元,创业带动就业5090人。解决人才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提升人才在德安县工作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是下沉服务,培养企业专技人才。通过组织惠企政策宣讲队到园区企业宣讲职称政策,降低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门槛,预计2024年我县纺织服装行业职称申报高级3人、中级2人。2019-2023年我局推荐企业通过职称评定60人(正高1人、中级4人、初级55人)。
依托平台,悉心尽力造才,为营商环境提供政策保障。积极为青年人才创业提供平台,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一是提供创业服务平台。依托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办公场地、办公桌椅、办公电脑、水电供给、网络接入、会客室和会议室等工作设施,帮助大学生“零负担”创业。
二是提供创业担保贷款。2023年为28家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704.7万元,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成功实现提档升级。